隨著暑假結束,店裡的實習生也跟著回學校報到了。歷經過在連鎖健身房當員工及自己開店當老闆,在健身這產業也滿6年了,這次帶領實習的過程讓我對「健身教練」有了更多不同的看法,也讓我自己學到許多,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給想當教練的你與準備要出社會的你。
不只教導專業內容,懂得與人相處比專業更重要
在健身房待了這麼多年自然也看過各色教練,有場館教練也有自由教練。學生很多的教練不一定是最專業的,而很專業的教練不見得是學員喜歡或歡迎的。為什麼呢?難道身為教練,專業知識不是最重要的嗎?在職場中,難道不應該以自己的專業能力為重嗎?
試想,這就好比在選擇另一半,今天有一位外表非常出眾且吸引你的人,可是你跟他就是聊不來,這樣你們會有未來嗎?
並不是說專業知識不重要,而是提醒各位想成為教練和進入職場的朋友,別忘了健身產業也是「服務業」,是「人」的產業。人之間的相處、互動感覺,如何讓顧客、同事、上司感到和你相處的輕鬆愉快,是大家都應該注意並且學習的。不要只想著用專業輾壓、讓他人服氣,多些柔軟身段、多體貼他人感受,只有好處沒有壞處。
況且多數學員不懂健身,每一位教練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專業的,所以上課時你們的互動與相處,就會是學員會不會選擇繼續上你課的關鍵。聊得來,才有可能進一步有良好的關係,就跟約會交往一樣。
學校與職場的差異─學習與創造價值
學校與職場有著截然不同性質,不管是在哪個產業,這道理都相似。在學校當學生時就是認真、努力持續的學習並在考試中得到高分,考上好學校,這樣似乎就可算是「有成就」的學生。但如果進入職場後還是只做一個「好學生」,可能會有些不適應,因為公司聘用員工的目的是為了要幫助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,如:為公司賺取更多業績、做事更有效率(Time is money),而非付錢請一位只是來「學習」的員工。這裡要表達的是,「學習」在職場上只是一個過程與工具,別忘了最終要創造的結果,那就是你為公司帶來的價值。而且,主動性變得更加重要,不會再有老師、教授諄諄教誨、囉哩八唆要你好好學習、上課點名聽講或者提示你考試重點。要吸收什麼、要有怎樣的能力,全操之在己。
學校與職場的差異─對於未來規畫
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一路從國小讀書一直讀到大學甚至研究所,整體來說你只要做好「讀書」、「考試」這兩件事就行了,因為未來很明確就是「升學」。而當你進入職場之後就不同了,頓時眼前的岔路多了許多條,有時讓人迷茫不知該如何選擇。就以健身教練舉例:
未來要去哪裡當教練?是連鎖健身房、運動中心、小型健身房還是自由教練。
要做什麼類型的教練?是健美、健力、體適能還是運動康復等。
成為教練後要如何選擇研習課程進修?找大牌子證照協會、出國找名師、看書學習等。(現在有太多水貨研習會需要慎選…)
更別提,你在你所選擇的路上要走多遠、走多長,這份工作還有甚麼其他的可能性?
很多剛畢業的朋友會不知所措,覺得找不到方向。沒關係,我的建議是,當你要進入一個產業,或計畫開始某個工作,而不知道適不適合你,不要怕跟那個產業或工作領域的前輩請教。前面也提到了主動性,儘可能主動地為自己去詢問、去爭取跟前輩交流的機會,從他們那裏得到一手資訊,以他們作為模板,再想一想若未來自己成為這個樣子,是不是自己想要的。
最近也有許多感嘆,健身產業有它的五光十色,也有它的艱辛黑暗。創業開店並不是一條簡單的路,但也因為開了自己的店,讓我覺得,健身產業還是一份很好的事業。多虧了它,我認識了許多人,從每位會員、學員,甚至實習生的身上學習到許多。看到走出我健身房的人們臉上帶著笑容與活力,我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很值得。
預祝每位即將進入這產業和各自職場的朋友、新鮮人們,都能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,得以發揮自己的長才,創造自己也為之驕傲的一切。
未來文章都會更新在https://albertlifecoach.com/,歡迎大家前往觀看
相關閱讀: